-
校本進展性評估:
-
課堂學習:答問、堂課、活動、朗讀、匯報及分享
-
日常課業:各科均制定日常課業策略及實施原則
-
特色課業:分科專題研習、跨科專題研習、中英文創意寫作、科技探究活動及各科自學冊
-
單元測驗:各科階段性小測
-
創意默書:加入自由默,鼓勵積極進取
-
多元評估:加入學生自評、互評及家長評估模式
-
校本總結性評估:
-
考試:全年設三次考試(第一段考、第二段考及期終試)
-
外界公開性評估:
-
全港性系統評估:三年級及六年級
-
國際聯校學科評估:三至六年級(英文、數學及科學)
-
世界數學測試:四至六年級
-
PTE兒童英語考試/通用英語考試:四至六年級
-
TOFEL Junior:四至六年級
-
SPC少兒普通話水平測試:一至四年級
-
GAPSK中小學普通話水平考試:四至六年級
-
評估回饋及獎勵策略:
-
日常鼓勵:
教師藉日常課業的獎勵表揚學生的努力表現,包括利用校本正向貼紙、蓋印及評語表示讚賞,並展示學生優秀課業。
-
學生獎勵計劃:
藉全校性獎勵計劃,包括傑出學生獎、青恩獎學金、宗教教育獎、宗教服務獎、學業成績獎、學科成績獎、學科成績進步獎、操行獎及服務獎等表揚學生的努力表現。
-
成績報告表︰
成績報告表分為學業成績報告欄及課外活動表現欄,全面反映學生在學業成績、課外活動及服務等各方面的能力表現。
-
家長回饋︰
第一段考及第二段考後,班主任會見家長,面談學生的學習及考試表現。
-
評估分析策略︰
-
考試成績分析︰
每次考試後,分析各班學生在中文、英文、數學及常識科的成績表現及分佈,並提供改善建議。
-
試卷內容分析︰
各科同級老師於考試後共同分析試卷的優缺點。
-
全港性系統評估資料分析︰
科主任帶領該科老師共同分析考評局所提供的資料及數據。
-
評估支援策略︰
-
利用評估數據,分辨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。
-
為有需要學生提供資優培訓或個別功課輔導。
-
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考試調適。
|